师者风采

华农师者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者风采 > 华农师者 > 正文

【光明网】十字花科“科长”刘后利:中国油菜科学的奠基人

发布日期:2024-09-13    点击:

在126年办学历程中,华中农业大学这方热土培养出了一批时代“大先生”,他们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他们是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从来多古义、可以赋新诗,在教师节前夕,特推出专栏【狮山大先生】,讲述部分“大先生”事迹,照见过去、瞭望未来,以期更好地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凝聚前行力量。本期讲述十字花科“科长”刘后利先生的故事。

刘后利先生

刘后利(1916-2011),湖北蔡甸人。中国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奠基人。先后在武汉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任教,曾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务委员,湖北省民主同盟常委。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育部教学质量特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为国家的农业教育和油菜生产、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立志向农,苦学海外报家国

刘后利先生1916年生于湖北汉阳,自幼随父学习,9岁后在汉口私立小学及同文中学接受教育。同文中学由日本人经营,提供日语教学。刘先生因不满“九一八”事件而退学,转至湖北省立第十二中学。在语文课上,他创作了表达对农民同情的长诗《农民泪》,被师生传为美谈。

刘先生年少时即对农业有深刻理解,立志学农以振兴祖国农业。1935年,他在全省高中会考中排名第十,本有资格进入任何大学,但仅申请了武汉大学生物系和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专业。成绩公布,他在两所大学均获录取,最终选择前往南京学习农艺。

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刘先生系统学习了作物生产和遗传育种。受当时教授遗传学的周承钥教授的影响,他对遗传学下了一番功夫,这为他以后在作物育种学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大二暑期生产实习期间,在昆山农场,刘先生每天从初级试验一直做到高级试验,从株行圃到品种试验圃,逐一进行查看并记载。头顶烈日、脚踏泥水,刘先生在场内挂藏室中对每一份材料的形态特性逐一观察。尽管工作艰苦,他却乐在其中。

刘先生毕业后在农艺系教书,并协助建立农业经济组。1943年,他以农学类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教育部首届赴美自费留学考试。进入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一年之后,他获得了硕士学位。刻苦上进的他打算进一步深造自己,但是按照伊利诺伊大学当时的规定,除了英语外,他还要掌握其他两门外语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这就要求他必须在一年半时间内连续通过法语、德语考试。他顶住了压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三年时间获得两个学位,成为当时中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伊利诺伊大学求学的三年期间,刘先生在美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C.M.Woodworth的亲自指导下掌握了大豆育种的田间布置程序及田间观察的试验方法,以及室内考种与分析方法的全部过程,这使得他在除水稻外,又在第二个重要作物——大豆的育种工作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留学期间,刘先生以农学系为主系,植物系为副系,还在数学系选了统计学原理,成绩相当不错。

1946年6月,刘先生完成硕士学位,1948年2月完成博士学位。以3年的学费在3年内读完两个学位,这在同行的中国学生中是唯一的。

完成学业,刘先生怀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谢绝了朋友的挽留,偕夫人帅崇德女士,携带三年来收集到的大批文献资料,毅然回到了祖国,赴山东大学任教。

治学勤恒,油菜研究第一人

受乡土情结影响,刘先生从山东大学转入武汉大学农学院任教,开始教授专业基础课,同时还兼任农艺系副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他转到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任教。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指示在长江中下游发展油菜,以解决南方人的吃油难。1953年,刘先生改为从事油菜研究,为国家开辟了一个“小作物”(油菜)崭新的研究工作,后被誉为“中国油菜研究第一人”。

凭着广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作物遗传育种的实践知识,刘先生很快对我国油菜生产和科研状况有了全面了解。1956年,他提出了一个分类体系:以农艺性状为基础,将芸薹属植物中称为油菜的近缘植物和栽培种,分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型,在各个类型内又包括若干个种。这为我国油菜育种奠定了正确的技术路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方油菜主产区大面积栽培的地方品种都是低产的白菜型油菜。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1960年,刘先生提出了油菜育种应以甘蓝型为重点,用高产的甘蓝型逐步取代低产的白菜型的观点。这对提高我国油菜主产区的产量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刘先生根据油菜繁殖特点,建立了我国油菜育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一类是以异花授粉占优势、自交不亲和性强的基本种;另一类是以自花授粉为主、自交亲和性强的复合种。第一类按异花授粉作物的特点进行育种,第二类按自花授粉作物的特点进行育种。育种体系明确之后,我国育种步伐大为加快,各地在甘蓝型油菜上采用单株系统选择法育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1960年开始,刘先生利用我国丰富的白菜型油菜资源,系统开展了甘、白杂交,先后育成了甘蓝型早熟和中熟高产品种“华油3号、6号、9号”和“华油11、12、13”,同时利用品种间杂交育成了“华油8号、14和16”等高产的甘蓝型早、中熟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100多万亩。

1975年,刘先生在国内首先发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并着重对这一类型品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提出了以提高含油量为主,逐步提高黄籽频率的育种策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育成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黄籽品种——“华黄1号”。该品种含油量比普通黑籽品种高5%以上,出油率也显著高于其他黑籽品种。1987年,他主持的“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油菜品质育种起步晚,与世界水平差距大。刘先生多次强调其重要性,并在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领导相关科技攻关项目,推动了油菜品质育种的发展。他访问了波兰、原联邦德国和加拿大,学习了这些国家的育种经验,引进了低芥酸、低硫甙等品种资源,并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刘先生还组织了育种家和化学家合作,攻克技术难题,并指导研究生研究油菜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在他的领导下,华中农业大学育成了“华双1号”双低新品种,1985至1990年间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

除常规育种工作外,刘先生对油菜的起源、进化、自交退化及其防止等与育种密切相关的问题,也进行了很有成效的研究。此外,他还积极支持和领导了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刘先生以其务实精神闻名,强调“科学家要讲科学”。他反对不实际的潮流,教育学生重视农业科学的实践性。他长期指导学生实习,亲自示范油菜种植等环节。即使在节假日和“文革”期间,他也不停地进行油菜科研。年过古稀,他仍亲自参与播种和收获。为了推动边远地区油菜科研,他不顾年迈,多次前往青海、新疆等地进行考察和指导。

傅廷栋先生与刘后利先生讨论杂交计划

刘先生几乎不休息,总是忙于工作。据傅廷栋院士回忆,白天,刘先生在试验田、实验室和教室里忙碌,晚上则与研究生和同事讨论课题,深夜还在工作;乐于助人,对求教者总是热情回应,认真指导论文修改,即使在1988年手术后,他仍带病工作。

但是在名利面前,刘先生从不伸手。他一直支持和指导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工作。而当有关的研究报奖时,他却一再将自己的名字划掉。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他总优先安排年轻的老师而不考虑自己。

桃李天下,雨润栋梁满九州

刘先生在国际油菜界是泰斗级人物,享誉国际的著名油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著名水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新中国第一位农学博士孟金陵,都是他的学生。

2005年5月,在刘后利教授(中)90岁华诞座谈会上,他的学生傅廷栋(左一)、张启发(右一)为刘老献花。(本文图片由油菜团队提供)

傅廷栋院士时常敬仰地提到自己这位老师:“我只是十字花科(油菜属于十字花科)的‘副(傅)科长’,‘科长’是刘后利教授。”1985年3月,刘先生的研究生孟金陵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学位。孟金陵在接受博士学位证书时说:“我的成长和进步,渗透着刘老师的心血。”

刘先生既教书又育人。他把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分为六个阶段,按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一是入学前后,主要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农业的远大理想,坚定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信念。二是开拓学习到制订研究计划。主要是正确处理各学习科目之间的关系,克服偏爱某一科目和选课只求学分不求效果等偏向,并在选课上给予指导。三是从制订研究计划到提出开题报告。注意通过计划制定培养学生怎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突破点,如何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逐步形成科研设想。四是开展专题研究。不仅要帮助克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求实的态度与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五是写作论文和参加论文答辩。通过帮助研究生整理数据和进行论文写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六是毕业分配,说服学生正确对待分配问题并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刘先生就是这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地做好每一个研究生的思想工作。

刘先生自1962年起培养研究生。他是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的导师,也是全国农业院校培养研究生较多的导师之一。他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对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贡献显著。他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项,包括4次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农业部“优秀教师”、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及农业部和人事部颁发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逐步规范,而我校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却面临师资和教材短缺、缺乏培养方案和不足的实验室条件的困难。1980年,学校决定由刘先生负责重建该专业。他强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创造条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刘先生对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一是在一、二年级要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注意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社会工作的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研究工作能力;四是指导学生写好毕业论文,使学生受到严格治学的熏陶和科研写作能力的训练。这些意见得到同行专家认可,并影响了全国植物遗传育种专业的培养方案修改制定。

刘先生认为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是提升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他重视选拔硕士生、博士生作为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五个建设学术梯队的条件:有真正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有跨年龄层、跨专业的研究团队;能提供高质量课程和开设新课;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显著成绩;具备创业精神和良好工作环境。在他的努力下,我校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集体,成为国内该领域中实力强大的队伍。

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先生始终坚持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在油菜的播种、杂交、选株以及田间取样观察等关键实践环节,他总是亲自为学生和助手示范。即便年逾古稀,每逢播种和收获季节,他依旧与年轻人并肩劳作。

在晚年回顾自己的教学经验时,他说:“老师必须亲身参加实践,才能真正开展科学研究,也才能真正保证工作质量和指导研究生的质量。”